微信矩陣

官方微信

掃碼訂閱

掃碼開票

雜志內容

僑鄉在京的會館

DSC_0361.jpg

在京的會館雖然很多,并非千篇一律,但各有特色,在不同時代,表現出特殊的地方風情。如僑鄉的粵桂閩浙蘇會館即各有千秋。

廣東在京的會館最多時(1923年)有36座,1935年還有29座。當年,海南沒有單列,屬廣東省轄,但它們也有自己的會館,即瓊州會館。廣東會館是文人會館為主,曾有不少來京的廣東文人住在這里或成為他們的故居。光緒八年(1882年),康有為第一次進京,就入住在宣南米市胡同內的南海會館里,后來他多次進京都住在這里,他的《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等著作就是在南海會館里完成的。南海會館有大小十三個院子,有房190余間,康有為就住在會館內的七樹堂汗漫舫內。另一變法重要人物梁啟超則住在宣南的粉房琉璃街的廣東新會館。館內的“飲冰室”是他的居所。他在這里起草過討伐袁世凱的“保國會”章程。詩人龔自珍就長期住在宣南的上斜街,他的家前為住宅,后為花園,靜雅清幽,后來成為廣東番禺會館。另一詩人黃遵憲曾住在宣南香爐營的廣東嘉應會館。李漁(笠翁)雖祖籍浙江錢塘,但長期住在廣州會館里,廣州會館成了他的故居。廣州會館設在前門外韓家潭(今韓家胡同),院內小園稱芥子園,《芥子園畫譜》便產生在這里。北洋政府第一任總理唐紹儀,與中山(香山)會館有關系。中山會館曾接待第二次來京的孫中山先生。1933年,時任中山縣縣長的唐紹儀曾從鄉里集資,維修過中山會館,乃至會館內建筑得以保存到上世紀末。

DSC_0646.jpg

廣東是僑鄉,經濟發達,文化也不落后,順德就有四個會館:順德邑館、順德西館、順德南館和順德新館。朱彝尊是傳世之作《日下舊聞》作者,在宣外海柏胡同的順德會館內的“青藤書屋”里誕生了這部巨作,乾隆年間的《日下舊聞考》就出自于《日下舊聞》。他為著書曾購買、收集了大量與北京有關的圖書,并在院內設立了“曝書亭”專門晾書。他在這里“日夕坐臥一室,藤床竹幾,架上藏書萬軸,圍列四周”?!帮L雨一編,青燈永夕”,完成了巨作。此外,粵東會館有3座,惠州、肇慶、番禺、東莞都有舊館、新館。明代忠臣袁崇煥被殺害之后,其頭顱就被佘姓義士埋藏在了廣渠門附近的粵東會館里。廣東在京的會館多,自然故事亦多。據《宣武區地名志》稱,“粵東新館權力極大,它為廣籍旅京人員創造了福利”,一是管理廣東籍在京的義地(墳地),二是創辦廣東學堂。死人、活人會館都管下來了?;洊|新館還是清末“保國會”成立的地方。

較比廣東,廣西經濟、文化稍遜,尤其它是太平天國起事地,兵火不斷,嚴重影響了經濟、文化,即便如此,廣西在北京有8座會館,其中有粵西會館在前門外打磨廠內鑾慶胡同,有人以為它是廣東的會館,其實是廣西的會館,廣西會館有新館、南館和中館之稱,其他以城邑為名的僅有柳燈會館(在宣南賈家胡同)。


DSC_0389.jpg

福建也是著名僑鄉,與海外交往頻繁,福建人遍布東南亞和世界各地,他們在海外駐地往往建有同鄉會館及關帝廟、媽祖廟等等,在北京曾經建有多處會館,1923年時統計還有28座之多。在會館中除有全閩會館外,汀州會館有兩座,一在前門外長巷下頭條,另一在長巷下二條,莆陽有兩座,而晉江則有三座。會館多,故事亦多。莆陽會館也稱莆田會館,是乾隆年間莆田籍進士翁霈霖的舊居改建而成,曾留下“城南室小鄰韋狀,湖上人家泛木蘭”之類楹聯。據說,楹聯作者即是翁霈霖。

福建會館又稱全閩會館,它的匾額是溥儀師傅陳寶琛所題。會館建于光緒三年(1877年),原為財神廟。改為會館之后規模不小,史載:“院內有高槐,乃百年之樹,樹下有拜石,方形,叩之聲鏗然,石前有一雙漢白玉圓柱,為舊殿(財神廟舊殿)的香爐座。館中有鄉賢祠供奉翰林院修撰、武英殿協修王可莊。王可莊在與沙俄簽訂無理割讓伊犁條約中,內持正義,外斥敵謀,得朝中上下官員好評,故列為鄉賢表率供奉?!备=〞^內還有戲樓,《福建館志》云:“福建會館戲樓本為堂會、演戲、集會之所,非專屬閩人,他省人亦可借用?!笨梢姰敃r福建會館來往各界名流之多。福州會館有新舊之分,新館在虎坊橋,館中原存有大量文物。林則徐在京時,也離不開會館,最初來京住在莆陽會館,但他與福州會館關系密切,而且會館內曾有林則徐在館中所做楹聯。林則徐去世后,福州會館內設“桂齋”供奉他的遺像。福州老館在南下洼,據記載:“會館大門外舊時為空地,閩籍人每年元宵燈節在此燃放煙火,這是在京其他館所沒有的。屆時外城的官民市民多來觀看,喧闐鬧騰,直到天明,館中之人也豪飲盡歡,忘記自己是他鄉異客?!泵駠陂g,科舉取消,福建進京的士人不多了,但各類客商增多,尤以販賣茶葉的最多。閩商林子訓在京開了三家“慶林春茶莊”,分別開在前門外廊房頭條、東安市場和前門外五牌樓,都是繁華熱鬧之處。北京茶莊原本由安徽商人主控,慶林春打破了徽商的壟斷,爾后大批閩籍茶商進京,形成了勢力。

DSC_0569.jpg

浙江在京會館可能最多,在1923年時,還有41座。其主要原因在清一代浙江中舉在京做官的多。一些中舉者在京發跡之后,往往資助本鄉人士大建會館。在京為官者與科舉應試時不一樣,他們往往拉家帶口、仆役眾多,為適應他們的生活,浙江商人也蜂擁而來,形成龐大的“浙商”團體,與在京的魯商、晉商、徽商分庭抗禮。四十多個會館中,也有故事可言。臺州會館(后孫公園)原是清初學者孫承澤的別墅,被人稱為孫公園。孫承澤著書頗豐,著名的有《天府廣記》《春明夢余錄》,是記述北京的權威作品。孫承澤的故居處后來成了安徽會館,別墅則成了臺州會館?!耙蚺_州會館館址占地面積較大,又毗鄰安徽會館,所以不少浙人都到過臺州會館。清人李慈銘《郇學齋日記》中數次記述他到臺州會館招飲赴宴一事?!?/p>

全浙會館(在宣外下斜街)亦稱“寄園”?!罢闳颂亟ň促t堂以祀趙吉士,贊其交城平冠之功?!比銜^是省級會館,館內不留宿、不經商,只供在京浙人官員和文人聚會之用。館內有供奉先人的敬賢堂、花園、戲臺。1928年北伐成功之后,北平第一任市長何其鞏在全浙會館內召開愛國報人邵飄萍與林白水的追悼會。他二人是在1926年被奉軍土匪所殺。

鄞縣西館是浙江鄞縣的另一個會館。東館在崇外薛家灣。西館是在浙鄞義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鄞縣在浙江比較偏僻,在京會館西館所在地盆兒胡同也比較偏僻、清靜,1919年李大釗等成立的“少年中國學會”曾在這里開會。因離陶然亭較近,不少革命者也在此聚會。浙江的會館中,紹興會館的知名度最高,而且大多遺跡保存下來。

DSC_0605.jpg

江蘇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經濟文化發達,據有關資料統計,在科舉時代江蘇的狀元為全國之冠,占全國二分之一,蘇州狀元又占江蘇二分之一,由此可見狀元人數之多。至于進士則更多了。如此眾多的舉人進京的第一站應該就是會館了,所以江蘇會館在京不少,上世紀20年代還有30座。江蘇的會館不只在宣外,在崇文門外亦有幾家。上世紀80年代末有人統計,崇文地區還有154家會館有遺址可尋,其中就有江蘇的淮安會館、句容會館、松江會館等,但大多數在宣外。有趣的是江蘇會館往往為多個縣共用,如江震會館是吳江、震澤二縣公館,明清時代“入選官員極多”。震澤縣在1912年之后并入吳江縣。太嘉寶崇會館即太倉、嘉定、寶山、崇明四縣聯合會館,通常稱太倉會館。以上四縣,人才濟濟,再加上松江、昆山、南通、常熟等地的文人,他們在京自成一派,而且是戊戌年間強學會的骨干。江甘儀館是江都、甘泉、儀征三縣的聯合會館,后又稱揚州會館,會館原是清代內閣大學士、刑部尚書、學者徐乾學故居。徐乾學曾編纂《大清一統志》《清會典》《明史》等。會館不大,但名聲顯赫,有人吟詩曰“碧山堂里老尚書,二十年前入此廬”,來形容江甘儀會館?!毒煼幌镏靖濉酚涊d:“揚州館舊為江甘儀館,徐乾學碧山堂,館蓋其舊宅也?!北闶墙蕛x館的注腳。珠市口附近的宜興會館,原是順天府尹周家楣的祠堂。周家楣在清末是著名大清官,去世后有24個州縣百姓捐資為他建祠堂。周家后人后來將祠堂捐給宜興同鄉建了宜興會館。昆山會館又稱昆新會館。會館有江南特色,小巧玲瓏,只有兩套院子,分為前院后院。院內的空地曾種些花草,是住館之人休息的地方。每逢八月十五中秋之日,在京昆山人便聚集在小花園里,共敘思鄉之情。


不卡在线播放无码_嘿咻嘿咻高潮免费观看网站_2021国产精品无码视频_国产九九精品视频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