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陣

官方微信

掃碼訂閱

掃碼開票

雜志內容

復活秦簡

與幾個文化愛好者相約,慕名前往里耶觀看秦簡。湘西里耶,戰國秦代古城遺址所在地,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龍山是湖南西北邊陲,處于湘、鄂、渝三省市交界之地,地處武陵山區腹地,史稱“湘鄂川之孔道”。是湖南境內唯一一處既傳承了秦漢文化,又融合了巴蜀黔鄂文化、土家文化、苗家文化的千年古鎮。

1985年6月份,里耶鎮一批做磚瓦的泥水匠在挖泥巴做土坯時,挖出了一些陶器、兵器,繼而在一個古井內和其他的古城斷垣下挖出成大批量的秦代公文隸書簡牘,共有三萬八千余枚之多。

秦簡里記載主要內容是秦洞庭郡遷陵縣的檔案,包括祠先農簡、地名里程簡、戶籍簡等。內容豐富,涵括戶口、土地開墾、物產、田租賦稅、勞役徭役、倉儲錢糧、兵甲物資、道路里程、郵驛津渡管理、奴隸買賣、刑徒管理、祭祀先農以及教育、醫藥等相關政令和文書,公文中的朔日干支是研究秦漢時期歷法的重要依據,數量眾多、內容詳備的公文形式,為研究秦漢公文制度打開了新的窗口。秦簡的整理結果已經證明,它不但是一本秦代的百科全書,更為我們了解秦代歷史,提供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實錄,提供了一個全息式的立體思維空間。對于里耶秦代簡牘發現的意義,學界認為它是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其研究成果將大大填補史料的缺佚。


微信圖片_20230420094503.jpg

里耶古城出土的簡牘約有20余萬字,字體屬古隸,內容多為官署檔案,涉及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層面,極大地增添和充實了秦代的歷史文獻和檔案資料。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高崇文認為,里耶秦簡對研究秦的統一和秦文化的傳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也是研究秦王朝地方政權的一個標本。

秦簡里特別說到洞庭郡,《史記》中記載著秦朝三十六郡唯獨沒有洞庭郡。其實洞庭郡就是黔中郡,黔中郡原本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行政區,秦滅楚后,在原來黔中郡的基礎上設立了洞庭郡。由于秦王朝的歷史過于短暫,秦滅亡后楚人就將洞庭郡改回了黔中郡。而司馬遷記載的黔中郡確實與秦朝的歷史不符,可以說秦簡的出土推翻了延續兩千多年的權威。

在秦簡中發現了我國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訣表。乘法口訣,是啟蒙兒童必須背誦的數字運算基本工具。而2200年以前的乘法口訣表,竟與現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訣表有著驚人的一致,它給世界算術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份珍貴的實物資料。其中,古人的乘法口訣表里還涵蓋了二半而一這樣的分數運算,這是不同于現代教科書的地方。秦簡改寫了世界的數學發展史,西方最早的乘法口訣表是在1600年前發現的,這就說明我們中華民族發明乘法口訣表比西方早了600多年,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再一次得到了有力的證明。

此前史書中有關秦朝行政制度的記載僅寥寥數語內容數據不詳,里耶秦簡的大量詳細記錄出土,極大補充增添了后人對秦王朝的那段短暫光輝歷史的了解。


1.jpg

秦簡中記載著這樣一則小故事:公元前213年,遷陵縣丞昌接到了一封來自于上級的公文,公文上說陜西陽陵縣有十二個平民借政府的錢不還,后來被發配到洞庭郡服役,具體不知道是哪個縣,就是希望各縣能夠協力找到這十二個人,讓他們趕緊還錢。這是來自于兩千多年前官方討債記錄,若不是秦簡中的記載,今天的我們哪里得知當時的秦朝會為了追回這十二個平民欠的錢而費這么大力氣,也證明了秦朝法律制度體系之嚴明,執行力度之嚴厲。

還有這樣一封信,在今天讀來還饒有趣味。秦始皇三十二年的某一天,遷陵縣縣長是一位名叫色的人,謙卑地向上級報告說,您的來信已經收到了,信中出現的“敢言之”一語是一種禮貌用語,相當于的“此致、敬禮”?!翱煨小?,就是讓送信的郵差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相當于特快專遞?!靶朗帧?,就是抄寫公文的秘書的名字叫欣。這些都是與現代漢語迥異的地方,反映了那時的語言風貌和公文行文用詞。

“郵人”,就是郵差,在秦朝時屬于國家公務人員,可以享受減免賦稅的待遇,因此,這個職位雖然辛苦,卻也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職位。有一枚竹簡上所記述的內容,就是啟陵鄉主官向上級請求,任命一位叫成的人當郵差的請示報告。也許是上級領導看出了這位鄉長保薦自己親戚的企圖,也可能郵差在上級領導心目中已有人選,請示報告被駁了回來。秦簡上還詳細記錄“郵人”每天要送多少份郵件,走多少家戶,不能少送慢送偷懶少走。


2.jpg

另一枚簡上的簡文告訴我們,遷陵的守丞色告訴另外一名官員,遵照您的命令,您要的錢和布匹已經開始啟運了。這就是說,當時的郵差不僅僅要肩負傳遞信件的任務,還要承擔送郵包的工作。

里耶秦簡中記載當時已經有了罰款制度,秦簡中有一張遷陵縣衙的罰款的單據,受罰者被要求上繳一副盾牌或者一副鎧甲;意思是讓犯錯的人繳納一副盾牌或是一副鎧甲。

“數耐”是一種極侮辱性的懲罰方式,就是刮去犯人的胡子鬢角,在兩側臉龐刻上所犯的錯誤,這是一種毀容的刑罰。把錯誤情況寫在臉上,讓別人都知道他是個受刑罰的人,讓殘酷的毀容恥辱伴隨一生。許多出土的青銅剃刀至今仍然鋒利,不知在當年刮去過多少人的胡子和鬢角。

秦簡中還記錄了公元前215年,遷陵縣丞收到一份物資調用公文,要求縣丞從遷陵庫存的弩中選取七把送到益陽。在一張當時遷陵縣武器庫里的庫存單據上,詳細記載了遷陵縣武器庫里面弩的存量。發往益陽,沅陵的弩箭的數量和庫存的余量記載得非常詳細。弩箭是當時戰爭中最先進的武器,射程可以達到300米,從青銅箭鏃上做工精致的血槽上看,它的殺傷力是相當強的。

秦始皇三十三年二月的一天,遷陵守丞都向上級政府請示買的奴隸的數目是否合乎法律。這段文字說明了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后,這里仍有奴隸買賣的活動。

秦時對于官員規章制度有非常嚴厲管理手段措施,官員犯錯則是不可容忍的,根據秦簡的記載,在一年的時間里,遷陵縣的縣長就由色變成了都。

有這樣一句話引起學者注目:“遷陵以郵發洞庭”,洞庭肯定是一個地名,而且是遷陵縣的上級單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遷陵縣的郵件是發往洞庭郡的。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可能也沒有想到,他所著的《史記·秦皇本紀》,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分天下為36郡,而其中卻并無洞庭郡,由此,這7個簡文將推翻2000多年的權威記載。

在湘西,隨處可見一種叫蘆茅的植物,用它的莖可以做蠟燭的芯。2200年以前,在蘆茅桿做的蠟燭光下,一條條公文被這樣抄錄下來,再由專門的信使沿著酉水河送往其他的地方。

酉水河,是當年信件、物資往來的主要通道,從酉水順流而下,到達沅水,需要走上一天的時間。山上的崎嶇山路,至今仍然險峻坎坷,而在2200年前,這條小路卻是從遷陵通往貴州四川的必由之路。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統治的一種手段。相傳在那個時候,有兩位老人不堪那些珍貴的書籍被付之一炬,便冒著生命危險攜帶了大量的書籍,來到了湘西的大山中。

在沅陵西北15公里,有一座二酉山,在山腰的絕壁處,有一座二酉洞,兩位老人把書藏在了洞中,后來就有了“書通二酉,學富五車”這句成語,意思是讀了二酉洞里的藏書就能夠成為一個博學的人。但是至今并沒有在此發現過任何書籍,可距此50公里的里耶鎮的古井里,卻發現了大批秦簡,書通二酉,會不會指的就是這口古井呢? 


4.jpg

這批埋藏了2200多年的秦代簡牘,紀年從秦王政二十五年至秦二世元年,記事詳細到月、日,十幾年連續不斷。而在此之前,中國古代正史中關于秦朝的記錄不足千字。專家認為,里耶秦簡是極為重要的百科全書般的日志式實錄,它是繼兵馬俑以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驚世發現,蘊涵著巨大的學術價值。

從戰國末年到西漢初年,幾十年的戰爭使得生活在酉水河兩岸的人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遠道而來的移民又與這里的土著相融合,形成了又一批新的先民。

秦王朝在中國的歷史中僅僅存在了15年,里耶秦簡出土之前,能夠觸摸那段歷史,對于史學家來說是一種奢望。38000多枚秦簡,幾十萬字的文獻資料,塵封了2000多年的那段歷史已經觸手可及了。

司馬遷《史記》中還記載著秦始皇焚書坑儒、廢除西周禮制,當時秦始皇為加強文化統治,廢除西周禮儀制度。里耶秦簡記錄了秦始皇三十二年3月20日這天的一件大事——祭祀先農,我國古代是農業文明社會,祭祀先農是重要的一環,其是形成于西周時期的一種禮制。按照《史記》中說法這種祭祀活動不應該出現在秦朝,而里耶秦簡明確記載這天政府從倉庫中調出豬、羊、酒、鹽等進行祭祀。這說明秦始皇并沒有將先周禮儀制度完全廢除,至少在農業方面繼承了古制。

里耶秦簡記述了公元前222年到公元前210年這12年間的辦公檔案,此時距離秦朝滅亡僅剩兩年,或許是因為叛亂的原因,這一年秦王朝失去了對遷陵縣的統治權,這位盡職盡責的縣丞昌當機立斷,將所有的辦公檔案全部用火燒掉。但是實在太多了,最后不得不投擲在井中,或埋于城墻根地下。

漢朝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記錄了這段嬴政統一文字后,漢朝復興和發掘傳統文字的歷史:“……秦燒經書,滌蕩舊典,大發吏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為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p>

4.jpg

秦以前以篆書為主要書體,后在運用過程中世人深感諸多不便,傳說程邈通過努力,遂加整理使之簡略,改曲畫為直畫,變圓轉為方折,成為快速、易寫之新樣式,此即隸書。隸書是改象形為筆畫化的新文字的開始, 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后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里耶秦簡的大部分文字字體屬于秦隸,從小篆演化而來,和湖北龍崗睡虎地秦簡的字體相似。秦統一中國后,實行“書同文”,全國通用小篆,但在某些場合也有例外,如一般官府文書為追求實用、方便、簡潔,就用秦隸寫就。

里耶秦簡發現的大批簡牘字體,有古篆書、古隸書、隸中帶楷書等。字全部是筆墨書寫,文字全用中鋒,筆畫遒勁,意境酣暢淋漓,字跡工整,運筆流暢。文字中的許多筆畫,特別是撇、捺、豎、點等筆畫十分漂亮,簡牘字體繁簡有別,姿態各異,這樣大量的簡牘文字對于研究小篆、隸書的演變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秦簡里的隸書書法質樸奔放,渾厚博大,典雅華美、俊秀溫潤這是秦的文化氣象和文人認識自然征服自然的自信的書寫流露。既體現著文人回歸大自然書寫的開放情懷,又有人文情懷流露的獨特藝術魅力。也讓隸書最終形成自己的獨立品格和美學特征,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郭沫若說:“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績,是在采用了隸書?!?/p>


不卡在线播放无码_嘿咻嘿咻高潮免费观看网站_2021国产精品无码视频_国产九九精品视频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