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陣

官方微信

掃碼訂閱

掃碼開票

雜志內容

紅色印跡:回望北京工人報刊

編者按

五月一日是勞動者的節日。從1920年3月,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后,開始利用報刊開始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算起,北京這座城市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成為我黨早期開展工人運動的基地之一。伴隨著北京工人運動誕生的北京工人報刊,走過了怎樣的風雨歷程……


1920年3月,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便開始利用報刊開始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從1920年11月7日,由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在北京創辦的工人刊物《勞動音》周刊(雜志)到今日的《工會博覽》雜志;從1921年7月,由北京黨組織創辦的我國早期的工人報紙《工人周刊》到今日的《勞動午報》,伴隨著北京工人運動發展走過了百年的風雨歷程。


位置一:1920年《勞動音》 周刊.jpg

1920年《勞動音》 周刊誕生地


由于種種原因,盡管北京工人報刊在發展歷程中經歷數次停辦、復刊、改名,或交替發展,但其肩負著為工人階級鼓與呼的輿論使命永遠不變。在我國工運史上,記錄著它們發展的軌跡以及其頑強的生命力。那么,北京工人報刊的歷史是如何沿革的呢?


早期工人運動中誕生的北京工人報刊

1921年7月底,北京黨組織在北京創辦《工人周刊》;1920年11月7日,北京黨組織創辦了《勞動音》周刊

早期創辦工人刊物的主要任務,就是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喚起工人的覺醒。追溯《勞動午報》和《工會博覽》雜志的發展歷史,就要從北京黨組織領導工人運動而誕生的相關工人報刊中尋找足跡。

1920年,李大釗等在北京發起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并與鄧中夏、羅章龍等革命先驅一起,于同年11月7日在北京創辦了《勞動音》周刊(雜志),這是北京地區最早的傳播共產主義思想的工人雜志。據史料表明,《勞動音》周刊(雜志)是一本通俗性的工人刊物,由北京共產主義小組主辦,鄧中夏擔任主編,羅章龍、黃凌霜、陳德榮曾參加過編輯工作。每期32開本16頁。鄧中夏(署名“心美”)為《勞動音》撰寫發刊詞《我們為什么要出版這個〈勞動音〉呢?》,文章指出,其目的在于“闡明真理,增進一般勞動同胞的知識,研究些方法,以指導一般勞動同胞”,“改良社會組織”。這本雜志通過報道工人遭受殘酷剝削壓迫的具體事實,對工人進行教育,提高階級覺悟,很受工人們的歡迎。到1920年12月,《勞動音》每期銷售2000份以上,主要發行于長辛店、 南口等工人聚集地區,成為當時北京工人革命的旗幟。1920年12月初,遭北洋政府查禁、???。后曾改名《仁聲》出版,不久???。

北京共產主義小組非常重視刊物在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中的作用?!秳趧右簟分芸s志)遭北洋政府查禁后,1921年7月,李大釗同志領導的北京黨組織又創辦了我國早期的重要工人報紙——《工人周刊》。羅章龍任主編,李大釗、宋天放、高君宇、何孟雄等參加編委工作。辟有評論、勞動新潮、調查、特載、工人常識、工人之聲等欄目,報道各地工人受剝削、受壓迫的遭遇,大力提倡工人組織起來,開展維護工人階級自身利益的斗爭。先后在北京、鄭州、天津等地發行,行銷全國和國外,遠至東南亞及遠東赤塔、海參崴和法國等地的華工中間,每期銷售量在幾千份,最多時達兩萬份,這在當時是一個相當可觀的發行數量。


位置二:1922年《工人周刊》.jpg

1922年《工人周刊》

位置三:1925年《北京工人》雜志第九期.jpg

1925年《北京工人》雜志第九期


1922年8月,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由上海遷至北京,加強了對北方地區工人運動的領導,《工人周刊》便成為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機關報。1924年2月,改為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的機關報。從這段歷史以及從我們黨對報刊的從屬主辦主管關系看,由北京黨組織創辦的《工人周刊》從1922年8月起已經改屬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機關報,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中央級報紙了。該報1926年底被北洋政府查封。

為了進一步發揮媒體的宣傳作用,發動和組織工人、指導工人斗爭,在李大釗、趙世炎等親自倡導下,積極籌劃新的工人刊物的創辦工作。1925年6月15日,由中共北方黨組織主辦的《北京工人》周刊(雜志)在北京創刊,擔任中共北方區執委會組織部長兼職委會書記的陳為人任主編?!侗本┕と恕分芸Q排,32開本,零售價銅元二枚,全年定價大洋三角。

《北京工人》雜志真實地報道北京工人運動的消息和反映工人群眾的呼聲,猛烈鞭撻和揭露工賊的丑惡面目。


4)1950年時任《北京工人》美術編輯、著名漫畫家李濱聲設計的插圖 拷貝.jpg

1950年時任《北京工人》美術編輯、著名漫畫家李濱聲設計的插圖


現存的《北京工人》第九期里《社評》曾指出:“要聯絡各業工友,要與全國工友聯合,慢慢地要與世界上的工友聯合”,首先要“與印刷工人聯合,組織北京總工會,再加入中華全國總工會”。這期雜志還刊發了《力爭工會條例》《匪類——江亢虎要復辟》《本京工界辦會的黑幕》《勞動新聞》等等??锸艿焦と说臍g迎。1926年,《北京工人》遭北洋軍閥政府查封而???。


新中國成立后的北京工人報刊

1950年5月1日,在中共北京市委指導下重新創辦了《北京工人》雜志;1967年4月20日,北京市工代會又創辦了《北京工人報》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新聞出版業發展迅速。1950年2月,北京市總工會宣告成立,《北京工人》《北京工運》《工會工作》等市總工會的刊物相繼創刊。

1950年5月1日,在中共北京市委指導下,北京市總工會創辦了《北京工人》雜志(也可視為1925年《北京工人》雜志的復刊),半月一期,32開本。雜志稿件按重要性分別由鄧拓(市委宣傳部長)、廖沫沙(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等審閱。具體領導工作由曾在延安《解放日報》、晉察冀邊區《冀中導報》工作過、當時任市總工會宣教部部長的祖田工擔任,下設編輯部。

《北京工人》雜志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對職工進行政治教育、配合黨的中心工作、鼓勵生產競賽、普及文化科學知識、培養工人作者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批工人作家的成長與《北京工人》雜志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老舍、周立波、田間、袁水拍等作家和學者都為雜志撰過稿并為雜志的通訊員隊伍授課。曾任全國文聯黨組書記的高占祥、已故詩人李學鰲以及后來調入北京日報社的幾名記者都曾是《北京工人》的通訊員。

1951年1月,因工作人員全部投入“三反”“五反”運動,雜志???,共出版發行了36期。

文革開始后,1967年4月20日,北京市工代會又創辦了《北京工人報》(也視為《北京工人》雜志的復刊,從雜志形式變成了報紙形式)?!侗本┕と藞蟆菲诎l行量達到了8.5萬份,1972年5月30日???。1967年,青年畫家劉春華創作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北京工人報》在報道“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亮了安源工人運動”展覽時,將劉春華的作品作為題圖率先發表。之后,《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等都相繼刊發了這幅作品的彩色照片,并發表了闡釋畫面政治意義的文章。這樣,這幅油畫一夜之間就成為“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又一優秀范例”,與“八個樣板戲”一起成為藝術領域最高成就的象征。 

1950年創刊的《北京工人 》創刊號.jpg

1950年《北京工人 》創刊號


改革開放后發展起來的北京工人報刊

1984年10月,《北京工人》雜志再次復刊;2001年1月,《北京工人》雜志更名為《工會博覽》雜志。1992年末,《北京工人報》復刊;2000年12月,《北京工人報》改名為《勞動午報》

改革開放后,為了提高職工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文化技術素質,進一步發揮當家做主的積極性,當好改革和發展的主力軍,市總工會黨組請示市委批準,《北京工人》雜志于1984年10月再次復刊。開始為雙月刊,1986年1月改為月刊。時任市委副書記徐惟誠寫了《?!幢本┕と恕祫摽返摹洞l刊詞》。1984年12月,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同志為《北京工人》雜志題詞:“?!侗本┕と恕烦蔀槁毠と罕姶蠹铱创蠹肄k的首都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鼓舞者、喉舌和鏡子?!?/p>

由于《北京工人》雜志內容雅俗共賞,受到職工和工會干部的歡迎,期發行量超過3萬份。在1992年,被全國總工會評為最佳工人刊物;在第三四屆“全國工人報刊好新聞好作品評選”中,有6篇作品分別獲得一等、二等、三等獎;1994年,進入“全國百家優秀報刊”行列。

1992年末,市總工會決定在繼續辦好《北京工人》雜志的同時,創辦《北京工人報》?!侗本┕と藞蟆肥敲嫦蚴锥紡V大職工群眾和工會工作者的政治性綜合性報紙,于1993年1月1日創刊,向全國發行?!侗本┕と藞蟆芬苑从掣母镩_放和現代化建設中職工的現實生活為報道重點,通過稿件反映廣大職工在改革開放形勢下從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表現新時代工人階級的風貌。為了及時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1999年1月5日,報紙開辟了《職工熱線》專欄,備受社會歡迎。

根據市場經濟發展需要,2000年12月,《北京工人報》改名為《勞動午報》;同年底,《北京工人》雜志更名為《工會博覽》。

更名后的《工會博覽》半月刊,改為32開本,內容也進行了大調整,作為以工會工作為主要內容的專業性刊物,發行量一路上升,現在的《工會博覽》雜志已成為發行量最大的北京市級雜志之一?,F為旬刊,每月出版三期。被中國工人報刊協會評為優秀期刊、被市新聞出版局評為一級期刊。

現今的《工會博覽》雜志,具備時政類新聞期刊雜志的所有屬性的同時,還具有鮮明的工會特色。


老舍正在為工人作者講課.jpg

老舍正在為工人作者講課

更名后的《勞動午報》,進行了一系列的擴版,由原來黑白對開四版改為彩色四開24版。那句“早也報、晚也報,又新又全看午報;喜也報、憂也報,維護權益看午報”的廣告語被廣為流傳,也被市場所接受?!熬S權110”已成為有鮮明特色的拳頭版面。

從1920年11月7日,由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在北京創辦的工人刊物《勞動音》周刊(雜志)、《北京工人》雜志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北京工人》《工會博覽》雜志;從1921年7月,由北京黨組織創辦的我國早期的工人報紙《工人周刊》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北京工人報》《勞動午報》。

1925年6月15日創刊的《北京工人》雜志,有工運學者認為,這是現在《工會博覽》雜志的前身。其主要觀點認為,1925年6月15日創辦的《北京工人》雜志的名字以及所在地區與新中國成立后創辦的《北京工人》雜志名稱相同,所以應該是《工會博覽》雜志的前身。但筆者認為,如果我們從歷史的、發展的角度,聯系起來看,今日的《勞動午報》的歷史也可追溯到1921年7月底由北京黨組織在北京創刊《工人周刊》;而《工會博覽》的歷史應該追溯到1920年11月7日,北京黨組織創辦的《勞動音》周刊。

從刊物分類形式看,以報紙而存在的《勞動午報》經歷了由早期工人運動報紙《工人周刊》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北京工人報》《勞動午報》的發展歷程;以期刊而存在的《工會博覽》則經歷了由早期工人運動雜志《勞動音》《北京工人》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北京工人》《工會博覽》的發展過程。

從工人運動屬性看,北京地區工人運動刊物經歷了由早期的《勞動音》(雜志)、《工人周刊》(報紙)、《北京工人》(雜志)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北京工人》(雜志)、《北京工人報》《北京工人》(雜志)、《北京工人報》與《北京工人》(雜志)并存、《勞動午報》與《工會博覽》(雜志)并存的發展歷程。

從北京市工人報刊的發展歷程看,《勞動午報》與《工會博覽》在走過的數十年的艱難歲月中,由于種種原因,被迫幾次停辦,又幾次復刊,再到進入新世紀后,改版更名,這兩份始終伴隨著中國革命歷程的走過來的主流報刊,已經成為中國革命和中國工人運動的見證者、參與者,為中國革命和中國工人運動尤其是北京地區的工人運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不卡在线播放无码_嘿咻嘿咻高潮免费观看网站_2021国产精品无码视频_国产九九精品视频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