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冰河震三江——抗聯六軍軍長戴鴻賓

我的父親戴鴻賓,1911年8月18日出生于遼寧撫順海浪寨楊木林子村。1919年,跟隨父親戴長青遷居湯原縣西北溝南靠山村,自幼家庭生活困苦。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在身為共產黨員的父親的引領下參加革命,毅然走向抗日救國行列。1932年父親入黨,是湯原游擊隊創始人之一,曾任小隊長、中隊長、總隊長;抗聯第六軍團長、師長、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總參謀長兼教導隊總隊長等職。
初任游擊隊長
湯原反日游擊隊在1933年成立初,人少,家伙什也少。戴鴻賓為隊長,他一個勁尋思怎么才能多繳獲幾把槍用來擴大抗日隊伍。
1934年初,日偽軍在湯原發動“二月討伐”,糾集500多兵力討伐游擊隊。2月5日早上8點多,按奪槍計劃,鴨蛋河區委書記李鳳林與其舅舅宋殿雙臉上淌著血,相互撕打著,來到了自衛團部,找團長高魁一評理。父親帶領六名化裝成農民的游擊隊員,暗帶8支短槍在后面裝成勸架的,進入了偽自衛團大院。一群人坐在炕上,圍著桌子推牌九。高魁一見李鳳林和宋殿雙臉上都見血了,正要開口解勸,李鳳林掏出短槍,迅速地頂住了他。沒等他反應過來,掛在墻上的20多支槍已經被游擊隊員搶到了手。隨后,游擊隊員又繳獲前來開會的李榮等十三個人的槍。至此湯原游擊隊人手一槍。
2月7日一早,偽軍的一個騎兵連來到了七馬架屯,放火燒了李鳳林家的房子后向西南追來。父親便讓李仁根帶兩個隊員護送李鳳林、宋殿雙兩家人先走,自己帶人留下來阻擊追兵。父親喊道:“咱們的新槍還沒開過葷,敵人給送試槍靶來了。這是咱們游擊隊的第一仗,一定要打好!”激戰5個小時,終于打敗了敵人。敵人死傷十余人后敗退,游擊隊無一傷亡。
不料,第二天上午接到報信:鶴立鎮的兩個騎兵連中午即可到達木營。這是游擊隊頭一回和敵偽主力作戰,父親和李仁根帶領近50名游擊隊員迅速出發,埋伏在葫蘆脖子山坡上,兩邊都是四、五十米高的陡壁,坡陡雪滑,一小隊封住溝口,二小隊卡住后頭,兩邊山崖上,子彈像雨點般向偽軍掃去,打得騎兵連丟盔卸甲,人仰馬翻……。這一仗打死敵人30多,繳槍40多支,雖然沒有全殲敵人,但畢竟是與正規軍主力作戰的一次大勝利。
智取“何木林”奔襲老錢柜
父親曾饒有興趣地講過,日本鬼子發給集賢鎮的地主何木林30多支槍,要成立偽自衛隊。
1935年8月,父親穿著偽警察署長服裝,20多名游擊隊員穿著警服,一朝族隊員扮成日本指導官,一人扮成翻譯官,到了何木林家,以檢查槍照為名,查出他家的槍和照不符,“指導官”很生氣,說他有私槍,通匪!何木林嚇得夠嗆。這時,父親對何木林說:“如果你們確實不通匪,把沒起槍照的槍起上槍照就行了,過后你們再把槍取回來”。于是,何木林備了三匹馬,把槍馱在馬身上。就這樣,沒費一槍一彈就弄到41支槍。
第二天,何木林到集賢鎮一打聽,根本沒人去驗槍。后來游擊隊給何木林捎去口信:以后再為鬼子做事,小心你的腦袋!
聽父親講:在湯旺河溝里方圓一千多里的地方,提起“于四炮”來,上至頭發花白的老人,下至穿開襠褲的娃娃,都知道這個大名鼎鼎的人?!坝谒呐凇惫倜杏跇E,本來是個二十多年的老獵戶。他收羅的一百多名炮手也都個個是“神槍手”。還有幾個頭目:他兄弟五炮和黃毛、丁山、張保安、宋錫彬,更是百發百中,人人皆知的。
1935年末,大伙正興沖沖地忙著過年,“于四炮”投降日本,頂起日本人封的“山林警察大隊大隊長”的頭銜。對日本人,哈腰鞠躬,腦袋都快要夠著褲襠;對老百姓呼五喝六,硬要從老百姓的骨頭里榨出些油水來。他仗著幾個鬼子架起一部電臺,執行所謂“建滿洲木營”的計劃,強征了三萬多老百姓和三千多頭牲畜,建筑大營,打算在那里采伐十一萬立方米木材。
他這一行動還威脅著抗日聯軍在山里設立的密營、被服廠、醫院的安全,一句話,不打掉“于四炮”,對抗聯來說,可真是個大禍害。
這天偵察報告:“于四炮”正在湯原城里替他的啞巴兒子娶媳婦,我們決定采取“遠距離奔襲”的戰術去搞他。選拔了五十多人,由我和李兆麟同志帶隊。
刀子似的西北風刮得呼啦啦響,雪片在飛舞,樹干在搖晃,整個山林在沸騰,同志們的心也在沸騰?!坝谒呐凇?,這可是個不尋常的對手呀!但只要你投了日本,危害人民,哪怕你就是只老虎,也得去扒掉你的皮!
到了東南山,天還沒黑,用望遠鏡一望,湯旺河埋在雪里,分不清河岸河床,南沿孤零零地站著一座小房,在河的北岸,離小房的一里地的地方,有幾個大院套,門口還隱隱地有個人影,估摸就是崗哨。
天黑時,摸向小房,湊近窗子一看:兩個警察正對坐在炕上,擎著酒杯。兩只長槍就在身邊放著。我闖進門去,槍口直頂住他倆的腦袋?!耙?,就說實話!”這兩個家伙嚇得渾身打顫,說不成句。
李兆麟同志向他們解釋不要怕,問他北岸有多少人,誰在哪里管事,有幾個崗,他倆搶著說:“有四十來人,都住在東大院里,只有一個崗?!?/p>
事不宜遲,我們立刻奔向北岸,命令兩個俘虜帶路。接近了,只聽哨上吆喝了一聲:“誰?”
李兆麟同志用槍朝那兩個俘虜捅了一下。俘虜回答說:“是我們倆回來了!”
“后邊是誰呀?”“是馱糧的老……”
話還沒有說完,咱們已撲到了跟前,上去兩個大個兒,抓小雞似的把崗哨架走了。
按預定的計劃,李風林領著二十多人撲向西院。幾人分頭占住了窗口,我帶了幾個人擁進頭目的住房。
幾個“威風凜凜”的山林警察大隊的中隊長狼狽地舉起了雙手,搭拉著腦袋,活像是斗敗了的公雞。
這時,西院也順利地繳了槍。
同志們隨即換上了警察服,從屯里找來幾張爬犁,跟老鄉講好:挑最棒的馬,連夜趕路,不許歇腳,至少一個鐘頭要跑二十五里,最遲明天夜里要趕到老錢柜。跑死馬匹咱們賠,要多少錢給多少錢。話雖這么說,但能不能跑到,連我們自己也沒有把握,因為從岔巴氣到老錢柜估摸總有四百來里路。
馬拖著爬犁,沿著湯原河撒歡奔跑。風從袖筒、領口、帽沿、扣眼兒各個縫里向身體襲來。雪片直往臉上撲打,手腳都凍僵,嘴唇也凍麻木了,使勁咬一下也不覺得痛癢。在這北滿的冬夜,說不冷,那才是撒謊,可同志們的心都讓這眼前的戰斗激動著。
不多會兒,發現了一架爬犁直跑過來,距離約有二百米就停住了,喊道:“什么人?”
同志們裝著沒聽見,迅速向他們接近。
“什么人!”五炮又喊了一聲,夾著喊聲還隱隱聽到扳動槍機的聲音。
“老五嗎?是我們!”我用手槍向黃毛一捅,他慌忙地答應了。趕忙的在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幾鞭,就像離弦的一樣,向五炮奔去。
“你們來干什么?”五炮還問。
說時遲,那時快,幾只手槍同時抵向五炮的心窩。李風林一把就抽出了別在五炮腰里的張著嘴的駁殼槍。把五炮弄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連問:“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別嚷嚷!”李兆麟同志說:“你們投降日本,為非作歹,老百姓都恨死了你們,現在給你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幫我們去摸老錢柜,將功折罪,要是有半點差錯,咱可是舉手不留情哪!”
五炮乖乖的答應了。隊伍又火速向前進發了。
經過崗亭,守衛的正要給五炮敬禮,卻正要抬手就給我們收拾了。
四面都黑洞洞的,唯獨上房還亮著燈。踏上臺階,不知哪個戰士滑了一跤,把槍磕碰了一下。
“誰?”房里一聲喝叫?!笆俏?!”五炮應聲說。
推開房門,只見宋錫彬已拿槍在手,眼睛瞪著門外。
五炮說:“別動了,錫彬!抗日軍繳械來了,我都服了?!彼五a彬見勢不佳,要頑固也沒有便宜好占,只好交槍。
接著由五炮帶路把五十多敵人的槍一個沒剩,全繳了。所謂“擒賊擒王”,真是一點不假。
日本的森山指導官和六個鬼子住在東廂,一個人占一屋子。李風山摸進森山的屋子,上炕去摘槍。森山還沒有睡死,“八格呀魯”一聲大喊,攔腰把李風林抱住。李風林力大,鼓勁一摔,把森山正摔在通紅的火爐子上,頭發都燎著了,痛得森山野獸似的狂嚎,李風林騰出手來,一槍結果了他的性命。
這一來,幾個鬼子都醒了,操槍就打。他們只六個人,哪經得住打,不過袋把煙的工夫,就都收拾了??孤撽犖闊袅四緺I,遣散了工人。
父親記的很清楚:此戰,未傷一兵一卒,繳獲輕機槍一挺、長短槍100余支、子彈4400余發、電臺一部、糧食2萬余斤以及牛、馬近百匹。
抗日聯軍聲名大震,附近的偽軍聞風而逃,湯原出現了新的局面。
回國抗日
1937年末,北滿省委決定,李兆麟和戴鴻賓分別率隊打鴨蛋河鎮和肇興鎮。
1938年2月4日凌晨3時,父親按計劃率隊攻進縣城內,乘勝向偽縣公署發起攻擊,沉重地打擊了敵人。這時天已大亮敵人援兵將至,父親便下令撤到城外,往上街基村方向快速向鴨蛋河撤退與李兆麟部匯合。父親說,當部隊剛進三馬架屯,他用望遠鏡看到100多名偽軍騎兵從鴨蛋河方向狂奔而來,封住了撤退的路。難道他們戰斗已經失利?父親說,面對即將被日偽軍夾擊的嚴峻形勢不容多想,他就立即命令部隊停止向鴨蛋河方向撤退,迅速回撤上街基村。依托有利地形,挖掘工事準備拼死抵抗到天黑,才有可能尋找機會突圍。上午10時,日偽軍開始向上街基發起進攻,我軍頑強抵抗打退敵人多次沖鋒。打死日偽軍100多人,其中有41名日軍。戰后,日軍在上街基村附近立一石碑,稱“板坂少佐”等侵略者為“十八勇士戰歿之地”。
敵我雙方激戰了一白天,日偽軍從東、南、西三面包圍上來,情況十分危急。天黑后燃起篝火連成一片,等援兵來后明日發起總攻。這時,我部負傷、犧牲人數增多,子彈也快打光了。危急時刻,父親連夜召開黨委擴大會,大家一致同意三軍一師師長蔡近葵意見:退入蘇聯補充彈藥,醫治傷員。父親說:“1938年2月5日午夜,我帶250余人的騎兵隊伍過界到了蘇聯?!?/p>
1938年4月下旬蘇軍將戴軍長用吉普車拉到哈巴羅夫斯克(伯力)邊疆局,父親終于見到抗聯三軍軍長趙尚志。接著抗聯三軍軍長趙尚志、六軍軍長戴鴻賓等抗聯將領的多次要求回國抗日,1939年6月,趙尚志軍長、戴鴻賓軍長等一批抗聯將士回國抗戰牽制打擊日軍。
趙尚志總司令、戴鴻賓參謀長率領105人身穿日軍軍服全副武裝的抗聯隊伍在黑龍江邊登上一只渡船,悄悄的駛向對岸祖國,進行抗日斗爭。
潛伏沈陽
1940年5月,戴鴻賓被上級任命為東北抗聯第3路軍第12支隊長,率隊遠征三肇(肇東、肇州、肇源縣),開辟平原游擊戰爭。1940年9月11日,在三肇地區攻克豐樂鎮,解除自衛團武裝,繳槍31支、子彈2.5萬發,砸開銀行繳偽幣25萬元,黃金60兩,鎮壓了偽鎮長。這次戰斗點燃了三肇抗日烽火。同年9月18日,為紀念國恥九周年,在攻打肇東縣時,被日軍200多人、偽軍300多人包圍,戰斗失利部隊損失很大。

戴鴻賓與子女合影
父親在撤退途中多次遇險轉危為安后,面對當前難于挽回的白色恐怖局面,加上抗聯內部的種種原因,攜帶2支短槍、4萬元偽幣、60余兩黃金,輾轉來到沈陽市潛伏下來。他把60兩黃金埋藏在炕洞里,以賣襪子度日,過著清苦的生活。期間,他也曾多方尋找組織。他心中抱定抗戰必勝的信念,父親作為一名軍事指揮員深知,共產黨領導的關內八路軍特別是華北八路軍大部隊要進東北打鬼子一定先到沈陽,一定十分需要熟悉北滿政治、軍事、山川地勢的帶路人。父親就這樣幾年間忍饑受苦,一心默默地等待著。
父親曾被當時蘇聯領導人稱為東北“中國游擊隊領導人”;日滿稱其“共產系匪首”“悍匪”“開展顯赫游擊戰之軍長戴鴻賓”“北滿共匪之王者”,懸賞萬元捕殺他。是日軍擬定的捕殺八名“匪首”中的第五位。
抗戰時期,父親參加大小300余戰。他記憶中僅親手殺死的日本鬼子有50多人,是威震三江的卓越指揮員。因四次負傷,為三等甲級殘廢軍人。
建立政權剿頑匪
1945年8月15日光復,日本鬼子投降了。父親終于等來了中華民族抗日勝利的一天。
10月,戴鴻賓在沈陽找到了自己的抗聯領導馮仲云,向組織說明了自己戰場上失利原因及在沈陽隱居潛伏情況,把黃金完璧歸趙的交還黨組織。經東北局黨組織核查確認屬實。
當時東北局領導人彭真、陳云代表組織找戴鴻賓談今后的主要任務,派遣戴鴻賓到三江地區去,主要任務是發動群眾、建立政權、發展武裝,建立北滿根據地。后經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決定,于同年10月15日重新入黨。
10月下旬東北局宣布:孫靖宇任三江人民自治軍司令員兼三江專員公署專員。戴鴻賓任三江人民自治軍副司令員兼三江專員公署副專員。主要負責軍事工作。
1945年11月,父親率隊打響三江平叛剿匪第一槍。1946年2月初,父親指揮合江自治軍配合359旅8團掃蕩佳木斯以西湯原、依蘭、通河、方正土匪。接著南下,直搗謝文東、孫訪友老巢勃利縣,一舉殲滅土匪總司令部,俘敵參謀長以下千余人,解放了勃利全境。
1946年8月,謝文東四大匪首又匯集萬余土匪集結刁翎一帶,企圖再與我軍較量。合江軍區調集主力,父親奉調參戰,把土匪全部包圍,在坦克、裝甲車配合下經兩天激戰,殲敵7千余人,土匪主力被徹底打垮。謝文東、李華堂、張雨新、孫訪友四大匪首率殘匪逃進深山老林。合江人民自治軍擴大到9000人,增長了11倍。
1946年9月,父親指揮部隊清剿活動在富錦、寶清等縣5股土匪。經過艱苦追剿、圍捕,終于抓獲了喻殿昌、李大腦袋、張大巴掌3個匪首及其殘匪。
父親在解放戰爭期間,打遍了大半個合江省,平均兩天半打一仗。
1946年11月23日,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林彪嘉獎合江軍區全體指戰員“此次刁翎剿匪戰斗,肅清了民族叛徒謝文東股匪,并生俘匪首謝文東,為人民除害,鞏固了解放區后方的治安,特電嘉獎”。
12月15日,林彪總司令給合江軍區發了嘉獎電,表彰他們肅清謝文東后又生擒巨匪李華堂,伸張了民族正氣,保衛了人民生命安全。
解放戰爭時期,父親歷任三江自治軍副司令員兼省副專員;合江省軍區副司令員兼一軍分區司令員等職。
培訓司機抗美援朝
1950年12月,省公路局改為交通廳,父親任副廳長(主持工作)。為適應戰爭需要,父親派省交通廳汽車30臺,配干部4名,5名技工組成修理班赴朝鮮戰場。

因抗美援朝急需汽車司機,年底,父親決定拿出機關的家底,東北幣八億元,先后開辦了汽車駕駛員培訓學校,每期三個月,培養出大批汽車司機支援朝鮮前線。
解放后,曾任吉林省林務局副局長主持工作;省公路局局長;省交通廳副廳長主持工作;省森林經營管理局局長;吉林市政協副主席等職。1968年3月28日逝世,終年57歲。
父親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豐碑,值此父親誕辰110周年之際,僅以記憶中的歷史片段回憶其崢嶸歲月,以表我們對父親崇敬和緬懷之情。在祖國不斷繁榮富強的今天,父親那代人的革命經歷,歷史將永遠不會忘記!
(感謝戴鴻賓子女:戴兵、戴春江、戴淑琴、戴春生、戴春林、戴淑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