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陣

官方微信

掃碼訂閱

掃碼開票

雜志內容

“風”、“雅”、“頌”的隨想

作者簡介:黃曉楓,博士,美國土木工程學會院士,作曲家,美國西華盛頓大學音樂系名譽教授,中國云南大學音樂系客座教授。美國太平洋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創作有20 余部作品,包括室內樂、交響樂、協奏曲(大提琴、小提琴、鋼琴、京胡和京二胡), 聲樂包括花腔女高音及男高音獨唱與合唱,尤其把家鄉的鄉土音樂二人轉融入到現代交響樂中。2013 年,他的作品音樂會在西雅圖美國著名樂廳之一的Benaroya Hall 舉辦,引起巨大反響。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于2016年1月21日為他在北京音樂廳舉辦個人作品音樂會。

2020年起,人類史上生命與病毒的搏斗最激烈,宅居一年多的我,看似寂靜,無語,如窗外的櫻花自言自語,獨自清賞。而內心世界,卻有音樂的風暴席卷了我,我與我的音符組建了千軍萬馬,浩浩蕩蕩地馳騁在過去與現在、未來的時空,漫無國界的音樂王國。我將新作鋼琴協奏曲《2020》與過去幾年的交響樂作品,聲樂作品梳理,將六部作品整編為“風”、“雅”、“頌”三章。

3BCDEC2D@C2310502_290A0B61_JPG.jpg

中國《詩經》的“風”,是指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我將《秦腔穿越》、《隴上狂想曲》列為“風”,源自我與大西北的相遇。2016年,我有幸游歷了從西安、延安再至蘭州,張掖、敦煌等地。讓我旅居在美國三十余年的心感到了震撼。原來蘭州是這么美好的音樂天國!歷史文化底蘊悠久古樸:甘肅的“洮泯花兒”和“臨夏花兒”,青海的“河湟花兒”是那樣的委婉,動人心弦;張掖地處富饒的河西走廊;古西夏大佛寺記載了西游記的原始故事;更有今古奇觀軼事傳說,元世祖忽必烈降生此地。南宋末年,宋恭宗趙顯被虜后為避禍而出家于此。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被大佛寺的宏偉建筑和張掖的繁華所吸引,曾留居此地一年之久。中國優秀曲目如《天路》、《千手觀音》等很多耳熟能詳的風行歌曲和舞蹈都源自于此。還有56個民族最小的裕固族,她的民歌聽起來和蒙古音樂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一個作曲家遇見了最美的音樂,其樂無窮。所見所聞所思,洞開了我音樂創作的一扇新窗,風格迥異的大西北音樂碰撞出我交響樂創作的火花,讓我有一種止不住的創作沖動和能量。

對于秦腔,曾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秦腔》的著名作家賈平凹是這樣說的:“我決心以這本書為故鄉豎起一塊碑子?!边@個碑子,就是秦腔這塊藝術豐碑?!扒厍辉乔卮ǖ奶旎[、地籟、人籟的共鳴??!”

作為中國黑土地東北出生、成長的我,是中國黑土地養育了我三十多年,對于祖國,我同樣像賈平凹先生那樣,對秦川土地、風土人情有濃郁情感,在那黃土高原的隴上之行,我被秦腔陶醉了,我被隴上風情感動了!那大鑼大鼓喧囂地敲,那莊稼人面朝黃土大哭大喊、撕心裂肺地唱,那鑼鼓敲響人間大苦大樂!那踏破冰河千軍萬馬的洶涌澎湃的人生吶喊、釋放,激動得我不能自已,我想世上唯有音樂能拯救人類未能抒發的語言!我心中養育了近二十年的音樂符號簇擁著我,將我推出了原有的固地,將我的赤膽忠心掏給了“風”的洗禮。于是,誕生了《秦腔穿越》和《隴上狂想曲》。

西方的交響音樂,要與中國民族歷史文化的活化石秦腔聯姻,穿越歷史、人文元素的是思想的跨越,還有表現手法的創新,我是這樣利用我工程學的三視圖成像原理來創作《秦腔穿越》和《隴上狂想曲》。

在創作音樂的過程中,思緒隨鍵盤從手指“信天游”一般暢游,由秦腔抽象出的集調音符導出的勛伯格序列布置了現代音樂的背景矩陣空間。操縱勛伯格序列矩陣轉置變換展開引出一條極簡線,線條在和聲烘托下被加重描粗成為一條現代音樂主題,與秦腔旋律(古典民族音樂)主題交叉穿越、纏繞、競技,像一幅工程的俯視圖有實有虛。 符合我一貫主張的“窗之理論”的創作思想,現代音樂主題本身就是極簡現代音樂線條結合了古典和聲的結果,而現代音樂主題與古典音樂主題的交相輝映則更是體現了古典和現代音樂窗口的變換。

我呆呆地望著音符,遐想這音樂里的奧秘。是什么造就了陜北這樣富有表現力的音樂?我聯想到了安塞的腰鼓,森嚴壯實的兵馬俑似的英武壯碩的壯年漢子們頭戴白羊肚毛巾,在黃土高原的大舞臺,在滾滾熱忱的沙塵里狂舞腰鼓,那場面震撼人心。那“山舞銀蛇,原馳蠟象”般壯闊黃土高原,那陜北無垠的峽谷、奔騰不息的黃河,寓意著中華民族力量的源泉。要是沒有了隨風而起的漫天沙塵,沒有那塵土撲面、吼聲如雷、壯士好漢,又怎能匹配這氣勢非凡的雄威大自然,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元氣所在!

北京演藝專修學院作曲教授田源這樣評價我的《秦腔穿越》:“我傾聽這段音樂,尤其是那段出自秦腔的副題,其優美耐聽竟然令自己樂此不疲,一遍遍的聽了還想聽。而同樣來自秦腔的主題則粗獷大氣的有點兒野蠻,與副題相輔相成。我就想,這陜北的音樂還真是一絕,她既有征戰沙場的武士哥哥的那種粗暴的大氣,又有村里妹子甜美的細膩。而優美旋律里的那個小顫音就那么一哆嗦,竟令人心靈深處都感受到了震顫,又有那么一點點兒小揪心。那個美呀,其意境又怎能用語言形容的了呢?”

黃曉楓2013年4月23日西雅圖Benaroya 音樂廳“黃曉楓作品首演音樂會”.jpg

黃曉楓2013年4月23日西雅圖Benaroya 音樂廳“黃曉楓作品首演音樂會”

《詩經》中的“雅”,最早指的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后泛指正聲雅樂。我將《沁園春·雪》、《格·心經交響樂》列為“雅”集,基于我對偉人毛澤東的崇拜敬仰,對于他詩詞中抒發對磅礴浩瀚、巍峨壯觀的大自然的敬畏,和他胸懷天下誓將一統江山的家國情懷。

我一直有一顆不因循守舊、不安靜的靈魂,不斷地、不停地在探索新的音樂普世性語言。同時也有我在音樂創作理念、風格、創新上面異曲同工的默契,以及我內心情感歸宿的呼應,我竭盡心力將外在的藝術創作的形式感與內在情感思想的感召力向至高、至美、至善的境界去擁抱、產生藝術與心靈的共鳴!

我在敦煌,身臨其境感受佛教藝術,強烈感覺像敦煌這樣的佛門凈土,任何旋律都是多余的。對于佛國的極樂世界而言,及對佛教的感悟是任何旋律都無法體現的,也是多余的。因為當情感達到極致時,任何語言都是徒勞的,而最簡單的音樂則能夠令人感悟到這種語言所無法表達的情感。

舉這部《格·心經交響樂》為例,音樂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這兩個方面如何兼顧?我以12音律里最基本的兩個相鄰音,即兩個小二度音符為基本要素,即動機。它即不是旋律,也沒有民族的印記,不是中國的,也不是外國的。它不偏向屬于哪個國家或哪個民族。但是,它又屬于所有的國家和所有民族,因為它是音樂里的一個純粹基本元素。因此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為世界是由各個民族的多元構成。各個民族的音樂雖然不同,但是究其本質到音樂的最基本要素如小二度音階又都是共通的。

我感覺冥冥之中,這部交響樂作品是屬于敦煌的,是能夠表達敦煌藝術豐富的內涵的。

《詩經》中的“頌”,是指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多為歌頌祖先功業的,為什么我將鋼琴協奏曲《2020》和《祖國,我親親的母親》列為“頌”呢?

首先,我覺得,《祖國,我親親的母親》這首歌詞深深打動了我:“腳下的路走過了千萬里,卻沒有走出你溫暖的心窩。頭上的云飄過了萬重山,思鄉的淚卻落在母親的心田?!?/p>

因為這歌詞完全吻合我心靈日記一樣,印證了我離開中國三十幾年以來對祖國母親的思親情結。

這部作品于2012年在美國第四屆北林海中國文化節音樂會上得到華僑華人與美國友人的高度贊許。

2013年4月在美國西雅圖華彩樂章音樂會上,更是引起臺上臺下的音樂家與觀眾的共鳴:“我們同臺演出的中國的、美國的音樂家們的內心完全被音樂融化,忘記了種族,只有大愛,超出國界?!?/p>

特別是在2016年1月21日,這是我登上中國最高音樂殿堂的幸福難忘的日子。由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主辦中國廣播電影樂團演奏的專場“黃曉楓作品交響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演出。這是海外華人作曲家首次專場在自己祖國的匯報演出,祖國對海外游子伸出熱情的雙手與溫暖的擁抱和鼓勵、認肯。著名歌唱家于麗娜聲情并茂的、高水準地演唱這部作品《祖國,我親親的母親》,讓人們在欣賞高雅藝術的同時,碰撞出對祖國的愛如同清泉涓涓流淌。這部作品是我自創作開始,直至多場演出,使我無不沉浸在飽滿的、穿越的對祖國情感的遙思、感恩之中。

在鋼琴協奏曲《2020》這部新作里,我更傾注了對不同國籍、不同種族、不同身份的人類普世情懷。在悲憫、同情、關注人類史上被新冠肺炎病毒肆虐的災難,在捕捉、歌頌人間有大愛、有互相扶助、奉獻的慈悲心懷。特別是對中國領導人與全民同心同德抗疫的崇高責任,表達了至誠至敬的頌揚!這部作品的音樂創作思想,以新的地球家園的理念,以穿越式的、強震撼式的音樂手法遞進、夸張、詮釋人類共性中的求生、求愛、求生存、求生活的本能愿望,幾乎將人生的喜、怒、哀、樂的七情六欲融化到每一個節奏、每一段旋律之中。

因為,2020,世界更多的目光投向“東方紅、太陽升”的東方明珠——中國。

辭舊迎新,牛年來了!中國通俗的民間語言戲說“牛能扭轉乾坤”,牛的勤勉耕耘的奉獻精神,能夠帶給人民安康。但愿,我以一己之力,效?!俺赃M的是草”的奉獻精神,付出更多更美好的音樂作品。祝福這個世界每一家窗戶的陽臺,有幾枝帶著音樂微笑的祝福平安的花朵綻放!


不卡在线播放无码_嘿咻嘿咻高潮免费观看网站_2021国产精品无码视频_国产九九精品视频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