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陣

官方微信

掃碼訂閱

掃碼開票

雜志內容

馬來西亞華人的特點


馬六甲雞場街迎虎年裝飾.jpg

馬六甲雞場街的迎虎年裝飾


眾所周知,馬來西亞有很多華人。與世界各地相比,馬來西亞的華人有什么突出的特點呢?

這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談一談。

首先,他們是海外人數最多的華人群體。2019年馬來西亞人口統計結果顯示,馬來西亞的華人有739萬,占全國人口總數的22.6%。除了中國,這是世界各國中最大的華人群體。鄭和下西洋以后,華人就開始移居到這里。鴉片戰爭后,很多契約華工到馬來亞的種植園和礦場打工。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國內持續動蕩、民生困難,華南出現移民高潮,最多的一年有20萬華人來到馬來半島。因此,現在無論是在馬來半島的西馬,還是在沙巴和砂拉越組成的東馬,無論是在城鎮,還是在鄉下、漁村,到處都有勤勞而忙碌的華人。一般的城鎮中心,華人的人數都很多。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最早也是華人葉亞來領人開發的,今天這里40%的人口仍是華人,是除新加坡市以外華人人口比例最高的首都。

熟知海外華人狀況的讀者也許會質疑,不是印尼和泰國的華人最多嗎?印尼華人占印尼兩億多人口的5%,泰國華人占泰國近一億人口的10%還多,不都超過1000萬了嗎?筆者對此并不茍同。這其中涉及兩個問題。一是泰國、印尼的華人數量只是估計的,不像馬來西亞那樣是精確的官方統計。更關鍵的是華人本身的定義和屬性問題,泰國、印尼的華人中有大量被同化的華裔。我們可以把那些僅有一絲血緣聯系、但身上并無中華文化的后裔,也歸入我們所討論的華人的范疇嗎?我愿意以血緣作為區分的基礎,但更愿意選擇文化特征作為華人的標識。這樣自然就談到馬來西亞華人的第二個突出特點。


傳統的華人民居.jpg

傳統的華人民居


馬來西亞的華人是海外傳承中華文化最執著、最有效的華人。通過不斷抗爭和妥協,馬來西亞華人保留了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甚至大專的華文教育系統,這在海外是獨一無二的?,F在90%的華人子弟都上華文小學。華文中學不受政府承認,華人社會就自辦獨立中學,如今超過10%的華人小學畢業生都在獨立中學上學。但即使在國民中學和改制中學的華人學生,也會上華文課和參與華文學會。90年代后,華社興辦了三所華文大專,馬來西亞的許多大學也設有或新開中文系?!皼]有華教,就沒有華社”的觀念,深入每個馬來西亞的華人的心底。

馬來西亞的華人保持著華社自治的傳統,各種新舊社團達到8000多個。它們維持華人之間的密切聯系,解決經營、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更重要的是為興辦華文教育和光大中華文化出錢出力。在此背景下,華文媒體活躍異常,華文報紙有14份之多,其中《星洲日報》的發行量高達100萬份以上。國家電視臺設有華文節目,而華文和方言電臺則有多個。每年華社都會舉辦盛大的華人文化節,展示古老而又嶄新的中華文化。

馬來西亞的華文環境是真實、全面而又鮮活的,中華文化就是馬來西亞生活的組成部分,存在于每個華人家庭,滲透到每條街頭巷尾。許多在華南消失的節日,這里的華人仍舊慶祝。春節更是舉國歡慶的日子,傳統的過節程序一樣也不能缺,人人見面都道“恭喜發財”。清明祭祖,道路為之堵塞。80%的華人信仰佛教,佛教被其他民族視同華人的宗教。華文寫作者眾多,馬來西亞的華文文學成為世界華文文學的重要分支。本地新創的二十四節令鼓和高樁舞獅,近年更是傳播到其他華人地區。許多華人演藝人也聞名于整個華人世界。


華文獨中學生在練習二十四節令鼓.jpg

華文獨立中學的學生在練習二十四節令鼓


這里的華人吸收著多種文化養分,但他們絕大多數還是像華人一樣生活,像華人一樣思考。華語已經是大家的普通話,但華人基本上會講廣東話和其他方言。世事滄桑,歲月悠悠,他們始終把華人身份放在第一位,沒有變成像“華裔美國人”或“新加坡人”一樣的另一種新型人群?!白o根”和“傳燈”是全體華人的共同心聲。

筆者在新加坡求學、工作時,結識了許多馬來西亞的華人朋友。他們普遍掌握華語、馬來語、英語三種語言和多種方言,他們熟知華人圈的流行文化,做事認真,待人誠懇,比較堅守傳統,家庭觀念強烈。當然,不用說,他們一般對中國也有較多關切和了解。

第三,馬來西亞的華人是海外最隔離的華人。這里的隔離也許該加上引號,指的是馬來西亞華人是自我繁殖、自我增長,沒有新的華人移民進入。

現在大凡華人人口眾多的國家,都有大量的、80年代以后的新移民,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法國、意大利、俄羅斯等,都是以新移民為主的華人社會。其他早期形成的華社,也都有新移民作為新鮮血液補充進來,如拉美的秘魯。在東南亞,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自不用說,像泰國和菲律賓也在討論著華人新移民的問題。

在幾乎沒有新移民這點上,印尼好像與馬來西亞相似。但印尼華社相對分散,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二十多年前的事件導致對新移民的吸引力不足。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的中等發達國家,急需各種層次的勞動力,新移民愿意前往。馬來西亞各地有200萬印尼勞工,除了幾位過埠新娘外,沒有華人新移民的群體。


《南洋商報》分銷點.jpg

《南洋商報》分銷點


現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多數是在本地出生的第三、第四代。與祖輩深深的中國情結和華僑心態不同,他們完全認同馬來西亞,對這片土地愛得很深。對中國,因為血緣相連和文化相通,會多一份感情,但已經沒有故土那般割舍不去的依戀。

與馬來西亞的華人朋友相處,那份親切和自然的感覺會讓你開心。即便如此,他們也會說:可以接受被稱為海外華人。不過他們喜歡用“土生土長”這個詞,因為他們的生活已經和馬來西亞劃上等號。他們偏好用“華裔”這個詞來表明他們度過長長的歲月,已經是當地民族的一部分,而不是初來乍到、沒有歸屬感的移民。

海外最大、中華文化保持最完整的華人社會,卻與中國的第三撥向外移民的大潮沒有直接聯系,這也許是馬來西亞華人的又一個特別之處吧。


不卡在线播放无码_嘿咻嘿咻高潮免费观看网站_2021国产精品无码视频_国产九九精品视频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