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嬸兒
之所以叫她胖嬸兒,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她確實很胖,200斤應該綽綽有余;二是以她的身份和年齡,我實在想不出應該叫她什么才更符合她的身份。思來想去,干脆,就指著孩子,叫她胖嬸兒了。
胖嬸兒50歲上下,上海人。她在墨爾本北區格倫羅伊的一條大街上開了一家雜貨店。店的門楣處有一行英文字:shop at home service(上門服務) 。一個雜貨店,怎么上門服務呢?
她的店里大都是中國貨,鍋碗瓢勺、針頭線腦、塑料制品、服裝鞋襪……都有。
我每天到幼兒園接送孩子(外孫女)都要路過她的小店。常進去轉轉。慢慢地就熟了。
胖嬸兒早年是跟著叔叔一起去的澳洲,為什么要到澳洲呢?胖嬸兒沒說過,我也不好問。只知道她來的時候很年輕,不到20歲。
一晃,30多年過去了,昔日的少女變成了今天的胖嬸兒。
胖嬸兒給我的印象很好,她很喜興,就是有點兒懶。我不知道她的這個懶是她胖的原因還是結果?;蛟S互為因果,那也說不定。
胖嬸兒店總是開門開得很晚,有時候快到中午了那門還是鎖著的。
起初,我以為她開門晚,關的也晚。后來發現,她的店和那些早早開門的店鋪一樣,到點就打烊,絕不拉晚兒——這倒有點兒像澳洲本地人開的那些店鋪了。他們似乎不太在乎生意的好壞,能關門都盡量關門,比如全澳網球公開賽、賽馬節、(英國)女王生日,或者隨便一個什么節,他們都有可能關門。賺錢對他們來說好像是一件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差不多就得了。他們更看重的是休閑和享受。
胖嬸兒的店,一般都是在中午時分開門??斐灾形顼埩?,胖嬸兒就來了。她總是背著一個很重的包,從一輛白色面包車上下來,然后慢慢的走到店門前,用鑰匙開了門,再不慌不忙地踱到店里。
至此,一天的營業就算開始了……
胖嬸兒對人很和氣,你到她的店里,買不買東西都無所謂,她一樣很熱情地跟你打招呼,聊天兒。她聊天兒的內容都是些無關痛癢的家長里短,很生活,也很輕松。她說話很有上海女人那種特殊的味道,這常會讓人想起電影里舊上海市井生活的一些片段——
“儂好。(你好)”
“飯切古了伐?(飯吃過了嗎)”
“阿拉上海閑話儂聽勿懂格?(我的上海話你聽得懂嗎)”
年輕的時候,我是很不喜歡聽上海人說話的,覺得嘰嘰喳喳的,亂心。但胖嬸兒說上海話,我卻愛聽。
這是什么原因呢?
……
胖嬸兒有個兒子,十七八歲了,長得又瘦又高,白白凈凈的。胖嬸兒有事時,兒子偶爾到店里幫忙照應一下。小伙子不愛說話,一見生人臉就紅,靦腆得像個女孩子。
……
有好一陣子,我到店里去,都沒看見胖嬸兒,連她兒子也沒在。照看生意的是個澳洲本土女人,40多歲,金發,以前從沒見過??赡苁桥R時雇來的。
過了好長時間,一次,我又到店里去,終于見到了胖嬸兒。我問她怎么老沒見了?她說回上海了。原來,她是病了,醫生說需要手術。本來以她在澳洲的PR身份,看病是不需要支付醫藥費的。但她卻選擇了回國。我問她為什么?她說在澳洲動手術要排隊,排很長的時間,她等不了。
“伊拉要叫儂等介許多辰光(他們要叫你等很長的時間)?!迸謰饍赫f。
是啊,別的可以等,唯獨這看病是等不得的。萬一耽誤了呢?
我沒問胖嬸兒動的是什么手術,只聽她說動這次手術,她自費花了人民幣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