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陣

官方微信

掃碼訂閱

掃碼開票

雜志內容

方志敏在葛源

3cb5-hwsffza3867520.jpg

橫峰,在江西東北,上饒轄屬。歷史上的“橫峰窯”,與景德鎮齊名。亦為名小吃之鄉,地土含礦物質,故菜蔬皆富營養。比如,品嘗了僅此地特產白玉豆,俗稱花豆,據說只在當地的河谷一帶才能種植,味鮮美,因較難種植,產量低,價格在當地貴于豬肉。不過,今天當地的農民靠它致富,也足令人欣喜。

橫峰是方志敏創建的閩浙皖贛根據地,為土地革命時期六大根據地之一。當年橫峰人口只有六萬,而參加紅軍的竟達兩萬人,很多很多的年輕戰士血碧沃土,英靈不昧。去年是方志敏誕辰120周年,我去橫峰參加“方志敏文學獎”評獎,得以親炙這塊英雄的土地,更得以了解方志敏令人感動的點點滴滴。方志敏是與瞿秋白同有文人氣質和信仰情操的人杰,是殊令人景仰的先烈。

步履匆匆,閩浙皖贛根據地的首府葛源不能不去,那是方志敏數年叱咤過的地方。當時這里幾乎是一個國家的初型,幾乎包括各種政府職能機構,在所有根據地中,只有它還發行過股票。我參觀了銀行的金庫,從這里向中央運送了一千多兩黃金和大量銀元。在閩浙贑省軍區司令部舊址,知道方志敏將自己親手創建的贛東北蘇區主力部隊獨立第一團編入中央紅軍序列(紅十軍),從中可以窺見方志敏是一個心底無私、襟懷純潔的共產黨人。

時間緊促,不可能全覽。但非常有幸能了解到書本上得不到的細節。聽當地研究者介紹,方志敏身長一米八許,英俊瀟灑,幼年乳名喚“娘娘”。對所有人,哪怕是鄉間老嫗,永遠和藹可親。根據地所有的人都敬仰他,汪東興當年只是個小戰士,常遙望方志敏住處的燈光,為之仰止。建國后汪東興舊地重游,在舊居門前先深深鞠躬,才移步入內。我等一行,當然肅穆躬儀。

方志敏有情操,富文學才華,好整潔,內心浪漫而寓柔情,他在自己的居室外手植一叢芭蕉,從室內可時時眺望?,F在他手植的芭蕉依然郁郁蔥蔥,非常茂盛。他早年見租界內懸“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標牌,非常氣憤,發誓有生之年必為民眾筑建公園。后在根據地修建“列寧公園”,辟游泳池,荷花池(寓意清廉),建六角亭。他常常在亭內獨坐讀書、看文件,還在亭旁手栽一株梭柁樹,今已成圍。傳說此樹為月宮仙樹,四季長青,不懼砍折。此中有何等令人感喟的浪漫情愫?芭蕉,梭柁樹,枝葉婆娑,風拂入耳,那是革命者的情懷寄托。方志敏的情懷深沉而溫暖,他不僅讓工農的孩子有書讀,還成立兩個戲團,每個村莊都設立俱樂部、音樂隊和戲劇隊,“使蘇區的每個角落,哪怕是只有兩三家農戶的小山溝里,也能看到戲劇和聽到歌曲”!眼望碧色,心中起伏,我似乎聽到隱隱約約的歌聲繚繞在耳畔,回蕩在山野林木之間,我不禁口吟一絕:

芭蕉窗外望蔥蔥,

卻見柔柔一縷情。

把卷亭間常俯仰,

蒼虬似蓋水澄清。

時間有限,葛源不能細訪,實為一憾。但印象深刻的點點滴滴,真的令人不可忘懷。方志敏制訂黨員誓詞,共十余條,令我深受觸目者有二:拒貪腐和領袖崇拜。但方志敏確乎受到黨政軍各層和普通戰士、老百姓們的真心愛戴。村間有一條碎石路,方志敏出行騎白馬。深夜人們聽到馬蹄聲,即知方主席歸來,皆心感安詳。他的居室門前有塊下馬石,老百姓常坐于石上等他歸來反映各種問題。方志敏待人和藹,從不壓制不同意見,對老百姓尤耐心解答。只可惜下馬石旁沒有立說明牌。

我參觀過不少紅色根據地,常常感覺紀念館事跡提綱挈領,缺乏生動的細節。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行路之余,要尋覓了解細節的人求知,才會得到有血有肉的細節。

斑駁的下馬石,似乎依然散發著縷縷溫情,而溫情的背后,是方志敏與老百姓血濃于水的情結。他愛人民,人民亦愛他,他從不以領袖自居,人民也只將他當做親人。我低首久久凝視那塊歷經歲月風霜的下馬石,輕輕吟出一首小詩:

月光白馬映戎衣,

碎徑蹄聲緩緩稀。

坐石門前多翹首,

歸來下鐙藹聲低。

方志敏非常有人格魅力,不僅受到蘇區的干部、戰士和老百姓的愛戴,就連敵人也深受感染和為之敬仰。在獄中看管他的獄卒高家駿,出身貧苦,對方志敏非常敬佩,當方志敏請他將獄中寫成的《可愛的中國》等十六篇計十三萬字文稿,交魯迅先生轉黨中央,高家駿跪地哭泣:“先生,我也是窮人的孩子,知道你是為窮人革命的好人,你放心吧,我就是提著腦袋也要把你的東西送到?!比绻f,一個窮苦出身的獄卒易為方志敏所感化,那么最終從高家駿手中將文稿轉交給黨中央的,是國民黨中央監獄原典獄長胡逸民,在獄中也是敬佩方志敏的人格情操,受方志敏囑托,甘冒風險帶出監獄,輾轉交到宋慶齡手中,使我們后人有幸從文稿中看到信仰、情操的感人魅力!

微信圖片_20200715100817.jpg

從村中出來,夕照給溪水抹上一層霞彩??h文聯陳主席講述了新農村改造后的一則故事:姚家村夫婦二人出外打工,待回村后已不識舊家,因為全村經過落實扶貧政策,已經舊貌換新顏,夫婦二人走過村子很遠,怎么也尋覓不見舊時的村莊。經詢問才知道,掉頭入村,感動而淚下。其實當年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們,尤其像方志敏、黃道(橫峰根據地創始人)等有堅貞信仰的志士,就是為改變最低層百姓的生存狀況,而不懈奮斗,而不惜犧牲。中國農民是要求最低的階層,自古而然。農民生計是那一代革命者迫不及待要解決的問題。方志敏在獄中所寫《可愛的中國》,其中有一段飽含深情的話:“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朋友,我相信,到那時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今天,烈士們的愿望已然實現,但他們瞑目九泉已見不到為之信仰奮斗的愿景,這真的是令人肝腸百結。方志敏就義時年僅36歲,多年后,人們根據鐵鐐上的編號,只尋覓到他的九根骸骨!他在《可愛的中國》中深情寫道:“或者我瘞骨的地方,或許會長出一朵可愛的花來”,非常遺憾,因行旅匆匆,沒有去瞻仰他的墓園,那里會長出一朵“上下點頭”“左右搖擺”的浸潤過碧血的鮮花嗎?

歷史決不該遺忘長眠的烈士,包括他們的節操、人格、情懷,和令人感動的點點滴滴……再以小詩為文之結束:

曾經碧血仰高風,

夕照溪前樹影紅。

農舍煥然誰不識?

歸來游子淚朦朧。


不卡在线播放无码_嘿咻嘿咻高潮免费观看网站_2021国产精品无码视频_国产九九精品视频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