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見初心
作者簡介:丁曉平,解放軍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報告文學學會青年創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出版人物獎獲得者、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
小小紅船,誕生了世界最大的政黨。
南湖不大,孕育了偉大的紅船精神。
自1959年建館以來,60多年來,南湖革命紀念館迎來了億萬參觀者。為了瞻仰紅船,他們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不遠萬里,跨越千山萬水。他們當中也包括成百上千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外國政要和友人。尤其是那些經歷過血雨腥風、戰火紛飛的老革命、老首長、老黨員,耄耋之年的他們如愿而來,南湖是他們心中的“圣地”。
不忘老祖宗,牢記黨娘親。瞻仰紅船成為共產黨人心中特別神圣而敬畏的生命之旅,是“尋根”,也是“朝圣”。在南湖畔,在紅船旁,許多老革命、老黨員或老淚縱橫,或喜極而泣,或駐足而歌,或拄拐而吟。
——黃火青說:“特地來看看我們的老祖宗??!”
——谷牧說:“來了南湖,了卻了一樁心愿?!?/p>
——李一氓說:“我是1925年入黨的老黨員了,一直沒有來南湖,很慚愧?!?nbsp;
——張愛萍即興作詩:“縱情遠眺南湖水,畫舫蕩胸壯心頭?!?/p>
他們,沒有忘記初心。
他們,依然牢記使命。
人們不會忘記,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中共上海一大會址、浙江嘉興南湖紅船的時候,再次指出:“事業的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彼€強調:“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nbsp;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备锩q如大浪淘沙,一浪接一浪的滾滾洪流,既能砥礪、磨煉和匯聚砥柱中流的“金子”,也能檢驗、分離和淘汰那些隨波逐流的“沙子”。出席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也不例外。他們雖然從同一個起跑線上出發,但在漫漫革命征途中經歷了風風雨雨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考驗,在行進中有的堅定方向始終如一,有的偏離方向迷途知返,有的背離方向身敗名裂。道路不同,歷經曲折,各有所終。他們的名字,有的成為開國元勛而家喻戶曉被人民愛戴,有的成為烈士被歷史和人民銘記,有的成為叛徒漢奸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作為后來人,現在,我們不妨簡要地從一大代表的生命歷程中,從他們的生活境遇中,從他們的人生答卷中,來追尋初心。
毛澤東和董必武
——忠誠信仰、奮斗終生,義無反顧、革命功成
先來看看忠誠信仰、奮斗終生的毛澤東、董必武兩位一大代表。

毛澤東

董必武
在中共一大會議上,時年28歲的毛澤東,是屬于少言寡語的一個。1979年3月,劉仁靜在答復中共黨史研究者關于“毛主席在一大會議上發言的內容是什么”時說:“在一大會議上,毛主席很少發言,但他十分注意聽取別人的發言。毛主席在北大圖書館當辦事員時,就與我認識了,我當時覺得他對報紙很重視,無論什么報紙他都看,不管是反動的或進步的報紙。嘉興南湖會議結束后,毛主席曾對我說,你今后要多做實際工作。他對我講這句話,可能與他當時是搞實際工作并在實際斗爭中研究馬列主義有關系,也可能是認為我在一大的發言有點夸夸其談?!?nbsp;
的確,在一大召開期間,毛澤東大多數時間是充當一個書記員的角色,用耳朵聽,用筆記,很少開口說話。其間與其他代表的交流也不算太多,多處于思考問題的狀態。毛澤東給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留下的印象,多年以后回憶起來依然覺得是“很能干的湖南學生”。在1923年中共三大上,毛澤東是當選的五位中央局委員之一,兼任中央局秘書,深得陳獨秀賞識。這也是毛澤東第一次在中共黨內擔任重要職務。緊接著,國共第一次合作時,在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毛澤東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不久出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1926年11月,他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在1927年召開的“八七會議”上,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并當選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隨后到湖南、江西邊界領導秋收起義,進軍井岡山,發動土地革命,創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1928年4月,毛澤東同朱德領導的起義部隊會師,成立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出任黨代表、前敵委員會書記。以他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在國民黨政權統治比較薄弱的農村發展武裝斗爭,開創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和全國政權的道路。其間,他領導了著名的“三灣改編”,主持召開了古田會議,確立了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建軍原則,發表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名文章。1930年5月,他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8月,紅軍第一方面軍成立,毛澤東任總政治委員。
從1930年底起,毛澤東同朱德領導紅一方面軍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多次“圍剿”。但是,在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路線領導集團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以后,毛澤東被排斥于黨和紅軍的領導之外,導致紅一方面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澤東被選為主席。1933年1月,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其間,毛澤東被李德、博古等人排斥于中央領導決策中心,被迫靠邊站,陷入人生的低谷,但他依然不忘初心,努力為黨工作。
1934年10月,毛澤東參加紅一方面軍長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召開遵義會議,毛澤東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重新進入黨的最高領導決策核心,與周恩來、王稼祥組成三人小組,負責指揮中央紅軍的軍事行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10月,中共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結束長征。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12月,毛澤東同周恩來等促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此后,毛澤東在黨的創建、創新理論上不斷獲得重大成果。1936年寫作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937年寫作了《實踐論》和《矛盾論》。1938年10 月,在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指導原則。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先后發表《論持久戰》《〈共產黨人〉發刊詞》和《新民主主義論》等重要著作。1942年領導全黨開展整風運動,糾正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使全黨進一步掌握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基本方向,為奪取抗日戰爭和全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1943年3月20 日,在延安舉行的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被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并擔任新設立的中共中央書記處主席,真正成為黨的領袖。5月,毛澤東領導陜甘寧革命根據地軍民開展大生產運動,度過了嚴重的經濟困難。1945年,毛澤東主持召開了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作了《論聯合政府》的報告。毛澤東思想在這次大會上被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從七屆一中全會起至1976年9月9日逝世,毛澤東一直擔任中共中央主席。在奪取抗日戰爭勝利后,毛澤東轉戰陜北,抵達西柏坡,開展土地改革,指揮人民解放軍贏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作為中華民族貢獻給世界和人類的偉人,毛澤東和以他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的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和世界作出的貢獻,已經寫進了人類的歷史,至今仍在發揮著作用和影響,并被時間和歷史所銘記。
再來看看董必武。
俗話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北让珴蓶|長7歲的董必武,作為一名清末秀才,堅定初心跟黨走,歷經十年征程,成就了革命偉業。
1921年,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董必武,擔任中共武漢地方委員會執行委員。北伐戰爭時期,董必武以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湖北省黨部和湖北省政府主要負責人的身份,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國民黨反動當局以重金懸賞通緝董必武。同年12 月,他秘密前往日本,與林伯渠、劉伯垂會合。1928 年,經海參崴到莫斯科,成為莫斯科中山大學特別班學生,與徐特立、吳玉章、林伯渠、何叔衡、葉劍英成為同學。此后轉入列寧學院學習。1932年3月,董必武離開蘇聯,秘密回國,抵達中央革命根據地瑞金,先后擔任紅軍大學上級干部隊政委、中央黨校校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臨時政府執行委員兼最高法院院長等職。1934年10月,董必武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在延安,董必武出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在1938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增補為中央委員。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抗日戰爭時期,董必武作為中共代表團的成員和中共中央長江局、南方局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協助周恩來同國民黨當局的談判,長期在國民黨統治區工作。
1945年4月,董必武代表中國共產黨和解放區軍民,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聯合國成立大會(制憲會議),并向旅美僑胞和國際人士介紹中國共產黨的綱領和解放區各方面的成績,擴大了中國人民革命的影響。
國共談判破裂后,1947年春,董必武率領中共代表團駐南京、上海辦事處的同志撤返延安。隨后前往華北,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常委和華北財經辦事處主任。1948年8月,他主持召開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當選華北人民政府主席。接著,他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工作,主持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草案)》。
新中國成立后,董必武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政治法律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擔任中共第六屆至第十屆中央委員,從七屆一中全會起擔任歷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
早在1946年,中共中央在祝賀董必武六十大壽的賀詞中這么寫道:“你過去的革命貫穿了辛亥、五四、北伐、內戰一直到抗戰的各個階段,為中華民族解放寫下了光榮的史跡?!边@可謂對這位革命老人一輩子不忘初心、探求真理、堅定信念、艱苦奮斗的生動寫照。
王盡美、何叔衡、鄧恩銘、陳潭秋
——舍生取義、壯烈犧牲;英勇獻身,視死如歸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笔歉锩陀辛餮?,就有犧牲。在中共一大代表中,同樣也有英勇獻身、視死如歸的英雄,比如王盡美、何叔衡、鄧恩銘和陳潭秋四位代表。
貧富階級見疆場,盡美盡善唯解放。
濰水泥沙統入海,喬有麓下看滄桑。
這首《肇在造化——贈友人》的詩歌,是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在一大召開期間寫下的,有研究者認為其寫作時間正是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開幕之日。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他將自己的名字由王燼梅改為王盡美,意為為創造盡善盡美的國家而奮斗。
中共一大后,王盡美擔任山東省委書記。1922年1月,王盡美作為中共代表之一,參加了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貒?,出席中共二大,并在會后出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部副主任,與主任羅章龍一起,先后領導了京奉鐵路、山海關鋼鐵廠、秦皇島碼頭、開灤煤礦工人的罷工,成為中國工人運動的組織者。王盡美多才多藝,吹拉彈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口才又好,成為工人們喜歡的明星式的領導者。1923年2月,王盡美在山海關被捕,經工人們集體示威營救而獲釋。1924年,26歲的王盡美患上肺病,因積勞成疾,于1925年8月19日在青島英年早逝。留下的兩個兒子分別為8歲和4歲,在王盡美祖母和妻子相繼去世后,由他的母親含辛茹苦地養大成人。這位貧寒而偉大的母親歷經風雨,在墻縫中保留下兒子王盡美的唯一照片,使得今天的人們得以目睹這位先烈的英姿。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在視察青島時,曾說:“你們山東有個王盡美,是黨的一大代表之一,是個好同志。聽說他母親現在還活著,要好好養起來?!?/p>

王盡美

鄧恩銘

何叔衡

陳潭秋
生于1876年的何叔衡,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年紀最大的一位,也是一位清末秀才。一大還沒有結束,何叔衡就提前返回湖南。在長沙,他與毛澤東一起組建湖南黨組織,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委員。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任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執行委員、監察委員。1927 年馬日事變后,他到上海為黨創辦地下印刷廠。何叔衡當了幾十年的教書先生,愛穿長衫,參加共產黨后從外貌看仍是一副舊式學究模樣,有人說他老而笨。深入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全然沒有舊學者的迂腐氣息,不僅精明而且辦事熱忱。毛澤東稱贊說:“何胡子是一條牛,是一堆感情?!?nbsp;
1928年6月,何叔衡赴蘇聯出席中共六大,9月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與徐特立、吳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編在特別班學習。徐特立曾說:“在莫斯科,我們幾個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930年7月回國后,何叔衡在上海負責全國互濟會工作,組織營救被捕同志,將暴露身份的同志轉往蘇區。1931年11月,他奉命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當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臨時政府執行委員會委員,出任工農檢察人民委員、內務人民委員部代部長、臨時最高法庭主席等職。毛澤東贊曰:“叔翁辦事,可當大局?!?nbsp;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沒有參加長征。1935 年2月24 日,在長汀突圍戰斗中壯烈犧牲,時年59歲。詩人蕭三評價他是“做事不辭牛負重,感情一堆烈火燃”“鐵骨錚錚壯烈死,高風亮節萬年青”。
讀書濟世聞雞舞,革命決心放膽嘗。
為國犧牲殤是福,在山樗櫟壽嫌長。
和王盡美一樣,來自山東濟南的另一位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也是一位詩人。他在參加中共一大后寫下上面這首詩歌明志。
鄧恩銘出生于貴州荔波縣一個貧苦的水族家庭,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數民族代表。1922 年 1 月,鄧恩銘和王盡美一起赴莫斯科參加了共產國際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1922年6月,從蘇聯回國后,他在山東致力于黨組織的發展和工人運動。他的叔父發現他參加了革命,既驚又怕,極力阻撓,要他安分守己,求取功名。為此,父母在家鄉特意給他定了親,催逼他回家結婚,想以此拖住他。但他在給父母的信中說:“兒主張既定,決不更改?!?nbsp;
1922年7月,在上海出席中共二大后,鄧恩銘赴青島創建黨組織,任支部書記。1924年春,中共青島支部改為中共青島市地方執行委員會,鄧恩銘任書記。他身著短褲短褂,化裝成工人,深入工廠車間、鐵路車站和職工家庭,啟發工人覺悟,建立工會組織,先后成功領導了膠濟鐵路、青島紗廠工人大罷工。
1925年8月,鄧恩銘被任命為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1925年11月,他不幸被捕入獄,遭殘酷折磨。后因患肺結核,經黨組織多方營救,得以保外就醫。1926年6月,他再次秘密回到青島,擔任中共青島市委書記,主持市委工作。1927年4月,鄧恩銘赴武漢出席中共五大。其間,他到毛澤東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講課,介紹山東工運、農運情況。
大革命失敗后,鄧恩銘輾轉于青島和濟南之間,領導黨組織開展斗爭。1928年末,因叛徒王復元(王全)出賣,鄧恩銘被捕。在獄中,鄧恩銘英勇斗爭,并組織領導了兩次越獄,自己均因受刑過重、體弱多病,再次被捕后打入死牢。
1931年4月5日,鄧恩銘與劉謙初、吳麗實等22位共產黨員一起被國民黨山東當局槍殺于濟南緯八路刑場,犧牲時年僅30歲。獄中,他在給母親的最后一封家書中寫下詩歌《訣別》:
卅一年華轉瞬間,壯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繼頻頻慰九泉。
1945年6月9日,在中共七大上,選舉產生了44名中央委員,按選票多少排序是:毛澤東、朱德、劉少奇、任弼時、林伯渠、林彪、董必武、陳云、徐向前、關向應、陳潭秋……其實,排名第十一位的陳潭秋,不僅沒有出席中共七大,而且兩年前就已經壯烈犧牲。只是因為消息阻塞,中共中央并不知情,所以與會代表們把他選為中央委員。
1921年7月,陳潭秋同董必武一起參加中共一大后,以教師身份為掩護,到湖北女子師范發動學生反對封建式的管教,主張剪發、讀新書。在這里,他與女師學生骨干徐全直相愛,成為夫妻。1923年,陳潭秋參與組織了京漢鐵路“二七”大罷工,事后遭通緝,轉赴安源從事職工教育。1924年秋,他潛回武漢,組建中共武漢地委并擔任領導。1927年7月,因身份暴露,陳潭秋轉赴江西任省委書記,秘密配合南昌起義。翌年他調任順直省委(北方局)任組織部長,后曾到中央組織部協助周恩來工作。1930年,又調任滿洲省委書記,在哈爾濱布置工作時被捕,堅不吐實,在關押兩年后獲釋。出獄后,他回到上海,并于1933年轉移到中央蘇區。妻子徐全直因分娩未能同行,不久被捕,就義于南京雨花臺。
抵達蘇區后,陳潭秋先后擔任福建省委書記、中央臨時政府糧食人民委員(部長)。1934 年10月紅軍長征后,他留下來任中央分局委員,翌年初率一部突圍到閩西,途中作戰負傷,赴上海治療。1935年8月,轉赴蘇聯,入列寧學院學習,并參加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工作。其間,他撰寫了《中共第一次大會的回憶》,成為研究中共一大的重要史料。
1939年夏,從莫斯科回延安途中,陳潭秋奉命在新疆接替鄧發出任中共駐新疆代表和八路軍辦事處負責人,化名徐杰。這年秋天,陳潭秋在主持新兵營的野營訓練時,與王韻雪相識。1942年2月,陳潭秋與王韻雪結婚。9月17日,新疆軍閥盛世才以“請客”為名將陳潭秋、毛澤民等五人軟禁起來。1943年2月7日,盛世才又捏造“共黨陰謀暴動”的罪名將陳潭秋投入監獄,威逼利誘,受盡酷刑。敵人引誘其在“脫黨聲明”上簽字,遭到嚴詞拒絕,真正做到了“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9月27日深夜,陳潭秋與毛澤民、林基路等共產黨員被盛世才秘密殺害,年僅47歲。陳潭秋遇害之時,他與王韻雪的兒子才出生兩個多月。陳潭秋給他起了個小名,叫“纖纖”(陳楚三)。1944年冬,直到多名家屬和二十幾個共產黨人的孩子也被投入監獄時,王韻雪才知道心愛的丈夫一年前已經犧牲……
煙雨紅船鑒古今,大浪淘沙見初心
浪底見真金。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哲言不僅僅是哲言。

《紅船啟航》,丁曉平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版
(本刊從今年第1期開始連載的著名作家丁曉平創作的中國共產黨創建史系列作品,被中宣部列入“2021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以《紅船啟航》為名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背跣氖且幻骁R子,不僅知生死、明榮辱、見得失,而且也照出了忠誠與背叛、勇敢與懦弱、堅守與自棄。
習近平總書記說:“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一艘小小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p>
煙雨紅船鑒古今,大浪淘沙見初心。
百年滄桑寫就百年巨變,百年苦難鑄就百年輝煌。
不忘初心,我們的初心穿越了百年,沒有改變,濤聲依舊。
牢記使命,我們的使命擔承了百年,依然在肩,重于泰山。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边@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鏗鏘誓言!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边@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生命強音!
穿越百年,初心最美麗。無數革命先輩用生命和鮮血寫就的紅船精神,寫的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記的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是珍貴而又豐富的歷史遺產。
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
歷史總是要前進的,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
在新時代,我們要用實際行動發揚紅船精神,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不斷交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的合格答卷。